音画初级
威望
金币
回帖0
主题
阅读权限10
注册时间2013-1-12
|
对珊瑚的认识
人类对珊瑚的运用能够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年代。来自地中海的红珊瑚其时在日本被称为Kowatari(“波斯进口货”), 在奈良年代(公元710-784年)经由丝绸之路被引进日本。在中世纪的欧洲,珊瑚被很多运用于宗教仪式的装饰品和念珠的制造上。
1.物质成分:由无机质和有机质两部分组成。
无机质:高镁方解石、少数磷灰石,碳酸钙,碳酸镁,少数水,氧化亚铁,羟基磷酸钙。
有机质:以角质为主。
2.布局特征:波形平行纤维结构
沿珊瑚枝纵向有颜色深浅或不一样透明度构成接连的波形平行纤维结构。横切面呈同心纹,象树木年轮。枝上有许多圆形小坑,是珊瑚虫穴居的当地。
3.物理化学性质
颜色深红、火红为主,还有桃红。呈树枝状。骨骼细密坚韧。Hm=3.5-4,不透明-半透明。质料光泽暗,抛光后为蜡状光泽,不耐酸,不耐有机溶剂和挥发性气体。
红珊瑚文明在中国以及印度、印第安民族传统文明中都有悠长的前史,尤其是印第安土著民族和中国藏族等游牧民族对红珊瑚更是喜欢有加,乃至把红珊瑚作为护身和祈求“上天(帝)”保佑的寄予物。依据前史记载,人类对红珊瑚的使用可追溯到古罗马年代。古罗马人以为珊瑚具有避免灾害、给人才智、有止血和驱热的功用,一些帆海者则信任佩带红珊瑚,能够防闪电、飓风,使惊涛骇浪,旅途安全!因此,罗马人称其为“赤色黄金”,使红珊瑚蒙上一层奥秘的颜色。现代西方人把珊瑚与珍珠和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是西方的“三月诞辰石”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