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的时候,不止一次的学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那种惜墨如金、用墨如泼的风格,一直让我所崇拜。当我居住的不远处的荷塘日渐兴旺的时候,就一直想写一篇二十一世纪的荷塘月色。当我要落笔的时候,却不敢用荷塘月色了,充其量是月下荷塘了。
夜幕降临,出了小区,走向荷塘,虽然只有三百米多的路程,却是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和当年朱先生笔下的“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大相迳庭。我沿着荷塘慢慢的行走,荷塘边的垂柳坠到了水面,轻轻地拨动着拂面的柳丝,细细的体会着月下的感触。月光如泻洒在荷塘里,塘边幽暗的路灯被柳枝拨弄得忽明忽暗。荷塘里叶子肩并肩密密地挤挨着,遮住了脉脉流水的波纹。
此时,塘水面的叶子,如掌之大,这种绿,才是人们常挂在嘴边形容了再形容的墨绿。都说这种深沉的墨绿色,是压抑的完美主义者的化身。 荷叶,在风中轻轻的摆动,青青的柄,支撑着白的,红的,粉的已开或即开的花。睡莲在微风中,盈盈点头,含苞待放,羞怯的掩饰着自己丰富多彩的内涵。仿佛像思慕已久,孤灯红烛下,以帕拭泪的妙龄女子。站在幽静处,万籁俱寂,隔天莲叶,映日荷花荷叶下的流水淌过我的心,有着笔墨的清香.划过心脾。 一阵微风从荷叶间袅袅而起,轻舞飞扬,……想象着, 风中,一位衣着淡绿,幽香袭人的仙女从众荷之中轻柔地飘然升起,刹那,有如一阵音乐的风飞向广阔的天地,眼前,只剩下点点清香.....
心绪在飞快地旋转,脚步却停止了行走。因为我发现荷塘边上供游人歇脚的条椅上,一对对男女在窃窃私语,他们象荷塘里的花蕾叶嫩花初,我恐沾裳而浅笑,,知趣的远离了荷塘,我不想让我的脚步打断了他们的思绪,破坏他们的相依相偎,更不想让他们笑我形影单只。
月光如水喷洒在荷塘上,荷仙婆娑仰望着月光.荷塘在月下沐浴,荷叶在微风中荡漾,荷花仙子梦里期待着明天的艳阳,明日的绽放,又会引来无数人观望。因为我已闻到了满塘的荷香。